作者:anke001 日期:2020-09-07
日前
位于福建省龍巖市的
龍巖大橋進行了第二次轉體
總重2.36萬噸的大橋主塔和塔梁
精準地完成了21度的逆時針旋轉
實現了世界橋梁建設領域首例二次轉體施工
展示了中國基建的超高水準
▲龍巖大橋二次轉體
龍巖大橋是中國喀斯特地貌內的第一座跨高鐵轉體斜拉橋,曾創下最大轉體重量、最大轉體懸臂、最大轉體梁寬和最大傾斜角度下塔柱四項世界紀錄。該大橋曾在今年4月10日,就順利地進行了一次69度的主塔單獨轉體,而這次是主塔和橋面整體進行第二次轉體。
▲龍巖大橋主塔第一次轉體演示動畫
龍巖大橋之所以采取轉體施工法進行建設,是因為其連續跨越贛龍鐵路、龍廈鐵路,每天有近120班列車經過,而采用轉體法能大大降低橋梁施工對鐵路交通的影響。
轉體法,就是在橋臺(單孔橋)或橋墩(多孔橋)上分別預制一個轉動軸心,以轉動軸心為界把橋梁分為上、下兩部分,上部整體旋轉,下部為固定墩臺、基礎,這樣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,上部構造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預制,旋轉角度也可根據地形隨意旋轉。該工藝尤其適用于跨越深谷、水深流急和公鐵立交、風景勝地、自然保護區等施工受限制的現場。
▲龍巖大橋二次轉體現場
由于龍巖大橋主塔采用了扁平的“寶石”型設計,主塔側面距鐵路的最近距離不足6.5米。為保障施工安全,需要在“塔梁共轉”的常規轉體施工前,對橋梁主塔首先進行一次“獨塔單轉”,即將主塔在距鐵路20米左右的距離進行施工,建設完成后,首先進行單獨的主塔轉體,主塔到位后再進行橋面梁體架設施工,待橋面梁體全部安裝完成后,主塔和橋面再整體進行第二次轉體。
但龍巖大橋兩次轉體時間相隔數月,且轉體重量相差近8000噸,對接起來難度極大,因此為了實現精確對接,該大橋支撐轉體的軸心部件——轉體球鉸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大尺寸、高精度鑄造球鉸,應用了高承載力、低摩擦系數非金屬摩擦副材料,設計最大承載能力高達2.5萬噸,相當于能承受2.5個埃菲爾鐵塔的重量。
▲龍巖大橋轉體球鉸效果圖
兩次轉體的建設方法
開創了世界橋梁轉體建設領域的先河
而當龍巖大橋建成通車后
將大大縮短龍巖市南北城區距離
對海西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
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
來源:建筑業信息化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